左岸,資深媒體人
  本月12日公映的香港警匪片《風暴》很值得一提,不是因為劉德華主演,而是開始了所謂香港警匪片的一個新時代。按該片出品人之一江志強的觀點,“文鬥”的《寒戰》代表了一個新階段,而“武鬥”的《風暴》則走得更遠。
  《風暴》的情節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,第一階段是警官呂明哲(劉德華飾)與搶劫運鈔車的悍匪曹楠(胡軍飾)的對峙,第二階段就是與啪哥(呂良偉飾)的較量。面對劫匪,呂警官不可謂不正義凜然,一心要把“大賊”捉拿歸案,因為他好像聽到停屍房裡那些無辜的屍體在說,死的不應該是他們,如果今天放過一個罪犯,明天就可能有一個無辜的人躺在街上。為了實施抓捕,他除了讓兒時好友、慣犯陶成邦(林家棟飾)卧底,居然可以偽造證據,甚至殺人滅口,從而演變成一個富有爭議的“漸進式反派”。
  該片導演袁錦麟是編劇出身,比較擅長挖掘人物內心,表現其兩面性,為刻畫劉德華扮演的這個為維護終極正義而不擇手段的“恐怖天使”,筆墨濃重。然而,對於這部新警匪片,他的野心不止於此。他要拍出“火爆殘酷”的味道,真正符合“風暴”這兩個字。而且,他既要“文戲武拍”,文戲也要做到動作戲的緊張刺激,奪人耳目;還要“武戲文拍”,武戲同樣要有文戲那樣的耐人回味,經得起推敲,並非一味追求火爆刺激,以至於失去應有的劇情張力與內涵。他試圖借警匪對峙表達“好與壞”,以殘酷戰爭演繹“善與惡”,再憑災難場面象徵“人與魔”,彼此相互推進,最終融為一體。
  很顯然,有些他做到了,成功脫離警察抓小偷式的傳統套路,鮮活地寫出“火爆殘酷”這四個字。五十多歲的劉德華搏命演出,不用替身,高樓摔不死,炸彈炸不死,汽車撞不死,槍彈打不死;匪徒也不弱,佩戴不同造型的面具,有像《角鬥士》 中羅塞爾·克勞的獸人面具,也有如《沉默的羔羊》中食人狂魔漢尼伯爾的嗜血面具,面具後面那一雙雙邪惡的眼神射出大開殺戒的氣息。如果說劉德華和胡軍的對抗戲使《風暴》從警匪片變成戰爭片,那麼他與呂良偉在中環一帶的拼死血戰則是將戰爭片變成了災難片,火爆動作戲長達70分鐘,視覺效果極為震撼。對此,大齡新導袁錦麟頗為得意:“我將《風暴》的高潮大戰定調為一場‘戰爭’,觀眾將會看到整個中環被從頭打到尾,最後全部都毀壞掉了。”
  可是,成也火爆敗也火爆,人物被“戰爭”和“災難”淹沒,觀眾在心臟劇跳之際已無暇思考“正義化身”一念之間“由佛變魔”的深意……  (原標題:成也火爆敗也火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g92ygdt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